2015年7月30日,中政国研信息服务中心受上海XXXX有限公司委托,邀请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作为该项目的评审单位,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上海XXXX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式红外载热体流化床型谷物干燥设备”科技成果评价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生产方式多数是一家一户,虽然有大型国有农场,但比起众多农户来讲仍然占少数,无论是个体或是农场,在粮食收获后需要入仓存储,准备来年食用和出售,需要存储一个时期,少者半年多者一年以上,存储需要将谷物水份降低到一定含水率要求,为达到要求除采用大型干燥设备外,仍然以人工晾晒为主,靠天吃饭损耗大,不完全统计平均损失5~8%,约为110~175亿公斤,经济损失近200亿元。解决路边、田间地头人工晾晒的损耗为亿万农民辛苦收获的粮食白白损耗掉,为此粮食收获后的干燥成为GM-5谷物干燥机研制的重要背景因素。
GM-5移动式谷物处理机技术经验分二部分作一次总结经验介绍;一个是结构设计、制造、装配中的问题发生和解决措施;另一个是谷物干燥理论方面的理解和应用推广。
研制移动式谷物处理机主要是降低谷物中水份达到入库保存要求,总体设计初步要求是:
1、处理量:降低含水率5%条件下最高6000kg/h;
2、设备放在拖卡上可以移动,因此对设备外形要求是宽度<3米、高度<3米、长度<11米,如此可以安置在标准拖卡上,符合交通运输要求;
3、操作上要求一键通,暂定小麦和稻谷二种,设定后控制装置可根据入料水份自动调节生产速度,热空气温度等生产要求。
采用型钢结构,箱体立柱用10#槽钢,上下采用螺栓联结,设计思想采用标准化零件,准备在初定箱体长度基础上可以增减,立柱要求统一高度和公差,机座采用H型钢,上槽梁用10#槽钢,上下各用定位套管定位以保证箱体宽度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其次可以保证能拆卸后运往各地,亦就是框架结构用标准立柱和上下定位套管来保证尺寸统一和拆装及运输。箱体顶部10#槽钢圈梁采用钢板弯制(冲压件)制成的横架梁跨装在定位管上,以承担顶部排汽罩的固定和密封,如此结构增加了箱体钢性和零部件标准化,克服人工装配容易产生的误差和装配简单化。但在箱体外保温门上出现了不足之处,二侧外保温门采用上下二个,固定时上部只开了一个长方形孔,下部保温门无可视孔,装配后只能从上部可视孔看到防溅网上面,至于谷物在钢丝网上运行情况以及链条、链轮、挡料片运行情况均看不见,这是主要改进的地方。
箱顶热风管道是将箱内含水份空气抽出通入汽水分离器的圆形风管,一端连接箱顶部轴流风机,另一端通入箱顶主管,汇总后进入汽水分离器入口,利用离心力将水滴甩向器壁,沿壁流下底部排水口,气体由上部出口通过管道引入加料料仓,利用余热空气将新加入的物料预热和吹出部分谷屑,在料仓壁另一端装有一台轴流风机,排出的含尘气体进入第二台分离器用以清除谷屑,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
设计成金字塔形,顶部装轴流风机,因含水份气体上升,此处水份含量增加容易形成水滴,垂直部分顺轴流风机排出,仍有部分水滴附在顶部斜壁上,会沿壁下流返回到谷物上,为防止这现象产生,在顶部四周装有半圆形集水槽收集水滴,水槽靠近外箱体侧开一个小孔用管子沿外侧流向底部。
为增加箱内可视度,在箱体前后门网带机上部装有可视玻璃,即内装LED排灯照明,各保温门可视孔同样装有LED灯。
网带机为一独立运行设备,通过机座上滑道可以自由装入和拉出,是其机构特点之一。
网带机组成由一型钢组成的框架,在前后端上部装有传动用支架,采用带座轴承,主动端采用UCF方型带座轴承,被动端采用UCF可调带座轴承,用以调节链条松紧,这里采用的滑动结构为用条形压板压在轴承凹形滑槽外面,而另一方无滑动支撑面,装配零件多、螺孔多没有充分利用外购轴承的特点,应改进。
之后,中心组织专家围绕该项目涉及的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工艺流程等问题与项目单位展开交流,在详细听取了项目单位的研发描述、技术总结后总结出该项目以下创新点:
1)设计了两侧链条结构,通过双侧传动带动网袋保障了网袋不变形;
2)针对各种谷物含水量不同特点,设计了料层厚度控制装置实现了充分烘干;
3)设计了余热利用装置,将脱水后的热空气通过管道进入加料层对初进谷物进行初加热
4)针对内置网带机需维护特点,箱体内设计滑倒便于网带机的移除维护;
5)移动式烘干设备机动灵活;
专家审查了用户使用报告、第三方权威检测报告及相关专利等证明材料,对比国内外行业技术现状,最终该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至此由中心组织的“移动式红外载热体流化床型谷物干燥设备”项目科技成果鉴定圆满成功。会后中心以该公司产业化现状为基础,发展计划为导向,定制化科技服务方案设计。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单位、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省部、行业课题项目。